news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法律法规
律师专刊
睿信动态∣本所民商部举办“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主题沙龙
发布日期:3/29/2025 8:57:23 PM 来源:原创 阅读:

“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

探讨AI工具对律师职业的变革与共生关系


2025年3月27日上午,云南睿信律师事务所民商部举办了一场深度聚焦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融合的专题沙龙活动。民商部全体成员特邀律所监事会主席张阳、合伙人兼副主任滕琳共同参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渗透法律实务领域。从文书生成、案例检索到合同审查,AI工具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但其引发的效率提升、伦理争议及职业定位问题亦备受关注。民商部敏锐捕捉行业趋势,以沙龙形式搭建开放式研讨平台,围绕“AI工具对律师工作的影响”及“律师与AI的共生关系”展开探讨,旨在厘清技术边界、探索协作路径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观点交锋精彩纷呈。

微信图片_20250329204840.jpg


滕琳副主任从实务角度分享了团队引入AI工具后的效率提升数据,但也坦言“技术无法替代律师的创造性思维与情感共鸣能力”。她呼吁青年律师“以AI为跳板,聚焦复杂争议解决、策略制定等不可替代领域”,总体来说,AI通过大数据不断检索和询问,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替代许多繁琐的检索基础性工作唯一无法取代的是深层次的智慧,人始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这就要求律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依赖工具,它只能作为提高办案、检索和分析案件的有效工具如果作为一名律师,需要有自己的智慧型分析和经验判断,从AI的智慧中提炼出自己的亮点善于利用它,将其视为工具,提升自己


监事会张阳主席结合律所近年数字化转型案例,指出AI在批量文书处理、风险预警等场景中的显著优势,但强调“技术不可替代律师的核心价值”。他以近期某AI合同审查工具因算法偏差导致条款疏漏的实例,提出“律师需成为AI的监督者,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法律伦理与客户利益”AI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路径,律师在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工具,让他全方面地为律师提供补充思考和搜索信息成为律师的得力助手。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313.jpg


接下来民商部的伙伴们也逐一展开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张云律师和刘粼律师提出感受到与AI沟通其实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而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这更要求我们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人工智能进行交流。而后刘彦君律师抛出关于如何保障在使用这些数字工具时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大家的探讨热情,分管副主任李刚贵律师也是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的“开盒”事件,进而回应在律师工作中,如何在使用AI工具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在享受互联网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确保安全度等问题。


随后姜林律师也分享了自己在使用AI便捷工具后的感受,表示人工智能有很多优点,这是客观存在的既定事实,但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未来人形机器人,它们仅仅是一个工具,人的主动创造性是任何工具和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律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具带来的是基于大数据带给我们锦上添花的过程,而无论在面对客户、面对法庭时,是基于律师的能力和业务水平综合的考量,而不是简单的数据集合就可以真正的帮助到当事人。对此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李金律师也表示,AI的出现,不但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对传统律师行业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性,我们身边的同行也相继传出组织学习新技术的消息,这是时代孕育的成果,我们必然也是需要融入其中,既然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代律师重新赋能的工具,那就应当更加好好利用工具,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民商部王定洪部长与分管民商部李刚贵副主任最后也总结到,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提到了诸多软件,借众家之长,对每个律师都是有帮助的,将AI作为辅助工具,我们的办案效率会更高。而打破内心的封闭性,勇敢的去拥抱新事物,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各位律师互相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让这些工具成为我们提升能力的载体,而不是取代我们的手段,这就更加要求了现在部门年轻律师,要主动修炼自己的内核,提升对案件的钻研精神、分析能力,面对当事人的谈判能力等等,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年轻律师能够在新的工具协助下,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随后,部门内展开激烈的自由讨论,青年律师则更多地关注AI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们认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律师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法律问题。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特别是与AI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自由讨论环节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对目前市面上AI相关产品的认识和使用感受,


也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疑问AI与律师工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为律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律师应积极拥抱这一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与AI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法律服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最后,监事会张阳主席以“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核心”总结,强调律师应主导AI工具的应用方向;滕琳副主任则提出“三步走”策略:工具试用—场景适配—风险管控,为团队实践提供方法论支持沙龙最终达成共识大家都认为,AI并非替代者,而是推动律师行业向更高阶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603.jpg


本次民商部组织的沙龙活动,以前沿议题碰撞思想火花,既彰显了律所民商部的专业敏锐度,亦为行业应对技术变革提供了实践范本。未来,民商部将持续关注AI与法律的融合边界,以“专业为本、技术为翼”的理念,助力律师在智能时代书写更卓越的职业篇章。